家電 視聽 電玩 購物網MIT台灣誌(42-44)馬祖列島的旅行DVD 部落客 推薦 開箱文



世界旅遊風情,人文、科學、知識,影音DVD,書籍、文具、DVD,MIT台灣誌(42-44)馬祖列島的旅行DVD

MIT台灣誌(42-44)馬祖列島的旅行DVD 就是這個,上次同事Amy叫我幫他看看那裡買比較好,

上網找了MIT台灣誌(42-44)馬祖列島的旅行DVD相關資料推薦,評比,開箱文,報價,價格,比較,那裡買便宜!

走過路過,千萬不要錯過 MIT台灣誌(42-44)馬祖列島的旅行DVD

MIT台灣誌(42-44)馬祖列島的旅行DVD曾在 購物中心 家電 視聽 電玩 類造成搶購熱潮,

相關介紹一並整理提供參考:下面是整理的資料

MIT台灣誌(42-44)馬祖列島的旅行DVD











  • ?獲「媒體觀察基金會」頒發「五顆星優質節目」 ?評鑑為「優良原住民節目推薦獎」 ?廣電基金推薦2006年第一季優良電視節目 ?電視金鐘獎社區綜藝節目獎 ?多次入圍金鐘獎 HD高畫質拍攝




  • 產業特輯









    背包客遊島嶼 卡蹓去



    馬祖於民國81年解除戰地政務後,

    在民國88年成立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,

    昔日戰爭氣氛已不復見。



    如今,這塊與世隔絕的淨土,

    以天生麗質的地理風景、重獲新生的聚落建築,

    以及珍貴的戰地資源,蛻變為觀光島嶼。



    以不變的純樸個性、不施粉脂的原始自然風貌,

    陽光、沙灘與海洋,馬祖擁有最佳的島嶼觀光條件。



    而黑嘴端鳳頭燕鷗的出現,

    更將馬祖帶上世界鳥類保育聖地的舞台。



    石敢當─又稱泰山石敢當,是民間常見的沖剋避邪之物,常立於橋頭、路底、叉路口等…被稱為凶位的牆上。宋代出土的唐大曆五年(西元770年)的石敢當上刻有「石敢當,鎮百鬼,壓災殃,官吏福,百姓康,風教盛,禮樂昌。」文字,可以看出當時石敢當的作用。



    芹壁天后宮─位於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,始建於清同治12年,西元1876年。目前廟貌為1957年由地方人士捐資,軍方出動人力協助興建。芹壁天后宮主祀媽祖娘娘,以鐵甲將軍為地頭神,同祀臨水夫人、威武陳將軍、通天府二郎神楊戩。











    背包客遊島嶼 北竿



    我打江南走過,

   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。



    東風不來,三月的柳絮不飛,

   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,

   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。

    跫音不響,三月的春帷不揭,

   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。



   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,

    我不是歸人,是個過客…… ─鄭愁予《錯誤》



    如果要認真為鄭愁予的詩尋找場景,

    唯有馬祖北竿的芹壁聚落,

    在彎彎曲曲的石板巷道、古風蘊藉的石砌小城,

    浪漫得可以媲美希臘!!

    讓我們在向晚的青石街道留下足音,

    在街角巷弄間尋找鄭愁予的詩意……





    北竿 龜島─位於芹壁村北面,是村落澳口前突起的花崗岩礁石,島上的岩石節理奇特,紋理如龜背,遠望酷似一隻巨龜靜臥海中,龜島因此得名。當地人稱之為芹仔,島上有〝植榕聚財〞石碑一道,據傳清同治之前芹壁天后宮原址就在龜島上,後來才遷移到聚落中擴建,村人視龜島為風水寶地,守護村落平安興盛。



    北竿 芹壁村─芹壁村位於福建省連江縣北竿鄉,舊名「鏡港」或「鏡澳」。村落背山面海,主要分成北面山、南面山、中路等區,清末時期為福建長樂鶴上村陳氏家族開發。

    具北竿鄉誌記載,全盛時期曾有近800位村民,目前只有10多戶100多人居住。由海面往陸地望去,村落好似鑲嵌於芹山與壁山之間,故有「芹壁」之稱











    背包客遊島嶼 鹿島



    馬祖─

    從當年漫天砲火的戰地烽情,

    到現在人文薈萃的觀光小城,

    一個浴火重生之地,隨處可見傳奇與生命…

    就讓MIT台灣誌的鏡頭,

    帶我們到馬祖列島旅行,

    欣賞傳統閩東建築、石砌聚落,

    感受戰地險峻工事、奮戰精神,

    尋訪世界級保育類動物『黑嘴端鳳頭燕鷗』,

    以及台灣特有種梅花鹿的蹤影…



    中島─位於連江縣北竿鄉,是大坵島與高登島之間的花崗岩無人島。

    民國88年林務局將中島及鐵尖、三連等八座無人島和周邊海域劃為燕鷗保護區,在89年時發現四對神話之鳥~黑嘴端鳳頭燕鷗,更讓中島蜚聲國際。



    午沙北海坑道─又稱午沙坑道,民國57年和南竿、東引北海坑道同時開鑿,坑道長達數百公尺,寬十餘公尺,氣勢雖不及南竿北海坑道壯觀,但昔日軍兵開鑿時,一樣是靠著十字鎬、圓鍬、鐵耙、鐵畚箕等工具,一鑿一斧打通挖掘堅硬花崗岩壁而成,歷時近三年,犧牲官兵超過百人,可見工程之浩大和艱辛。



    -->





    ▲ 收起內容▼ 展開特別推薦